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img1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

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23









2022年12月

目 录

0 前言        1

1 学生发展质量        

1.1加强党建引领,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1.2 坚持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1.2.1 厚植爱国情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2 强化价值引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1.2.3 扎实推进实践育人,提升社会评价        

1.2.4 加强校地文明共建,开展主题活动        

案例1 根植爱国主义教育,打造中国心        

1.3 打造“三全育人”新模式,提升学生在校体验感        

1.3.1 全面推进所有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        

1.3.2 打造、传承特有校园文化        

1.3.4 以学风建设为重点,强化校园日常管理        

1.3.5 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1.3.6 完善精准资助育人        

1.4 提高就业质量,做好跟踪服务        

1.5 推进创新创业工作,提升竞争实力        

1.6 校企协同、以赛促学        

表1 以2021年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主要获奖名单为例        

案例2 “校企协同、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 教育教学质量        

2.1 提高专业建设质量,推动教学质量上台阶        

2.1.1 专业建设质量        

表2 2022年新设专业情况表        13

2.1.2 重点特色专业建设        

表3 重点特色专业(群)建设情况表        113

2.1.3 服装设计与工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图1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架构图        

图2 人物化妆造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认证考核现场        

图3 李达轩校长为中国十佳设计师杨子颁发产业导师聘书        

图4 闽绣非遗传承科普活动        

2.1.4 专业建设质量保障        

2.2 课程建设质量        

图5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课程体系架构图        21

2.3 教学方法改革        

图6《成衣立体造型》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改革        

2.4 教材建设质量        

表4 2022年校本教材建设情况表        213

图7 2022年编审使用的校本教材        213

2.5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表5 省级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情况表        

2.6 师资队伍建设        

图8 王佳敏同学获第十二届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染色小样工技能大赛一等奖        

2.7 校企双元育人        

案例3 纺织服装类专业现代学徒制新型育人模式改革        

3 国际合作质量        

3.1 学院对外合作办学情况        

3.2 今后主要计划        

4 服务贡献质量        

4.1 科研项目情况        

4.2 服务地方社区        

4.3 具有本校特色的服务        

5 政策落实质量        

5.1 加强内涵特色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        

5.2.1 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项目        

5.2.2 “二元制” 改革试点项目        

5.2.3 提升科技研发水平,搭建平台,服务社会        

5.3 学校治理        

5.3.1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5.3.2 提升学院内涵建设        

5.3.3 找准定位,推动学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5.4 经费投入及质量保障机制        

6 面临挑战        

6.1 挑战        

6.2 展望        

7 结语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22年12月


0 前言

该校是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举办全日制高等教育的职业院校,学校位于东亚文化之都、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福建省泉州市,坐落在泉州湾南岸、滨海城市石狮宝盖山风景区旁学院以“特色化办学、规范化管理、为地方经济服务、让每个学子成才”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地方离不开、行业都认同、国际能交流”的高素质人才为办学目标学院紧贴市场需求,设立了纺织服装学院、艺术学院、教育学院、医学院/管理学院、数字经济学院、乡村振兴学院6个二级学院。开设了纺织服装、文化艺术、财经商贸、交通运输、学前教育、电子商务、医药护理等35个专业。学校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品牌亮校”的发展战略,注重内涵建设,建校至今已培养毕业生2万余人,就业率超过98%,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地方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中国纺织工业部)授予“中国纺织行业人才建设示范院校”2021年该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获批为福建省高水平高职专业群A类)立项建设单位

该校认真贯彻《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通过编制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着力内涵发展,狠抓特色办学,形成办学合力,建设优质的高职高专院校。

1 学生发展质量

1.1加强党建引领,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该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为关键,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1)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选送思政教师、辅导员、党务工作者参加省级以上理论教育培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六中中全会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程,作为思政教育和课堂教学重要内容;(2)每年开展2期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培训班,引领青年学院在学思悟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3)实行思政教师集体备课,全校范围内开展教师“课程思政案例”、“行动导向教学案例”大赛,推动编纂校本教材,鼓励教师参与思政教育研究,反哺课堂教学,打造一批思政示范课堂;(4)组建一支宣讲团,领导班子带头上党课,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1.2 坚持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建立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加快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1.2.1 厚植爱国情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每周举行升旗仪式并做国旗下演讲;(2)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各类重大活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重大纪念日、主题党团日等活动中。(3)以建团100周年、五四青年节等重大历史节点为契机,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如“百年正青春 永远跟党走”主题演讲比赛、“舞”动青春|献礼建团百年广场舞“奋进新征程、献礼建团百年”团史知识竞答、“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团课等活动,旗帜鲜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2 强化价值引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1)制定泉纺学子文明公约;(2)联合泉州工会开展“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宣传教育暨福建省劳模(工匠)宣讲进校园活动,宣讲劳模的先进事迹;(3)以“新年之约”、“清明之思”、“劳动之荣”、“重阳之孝”等系列活动为载体,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爱国精神、孝道等核心价值观。

1.2.3 扎实推进实践育人,提升社会评价

(1)与校园周边红色教育基地共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将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融入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2)推进志愿服务活动,以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播撒爱心,传递文明;(3)开展大学生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助力乡村振兴等实践项目。

1.2.4 加强校地文明共建,开展主题活动

先后与石狮市文明办、公安局等单位联合开展家风进校园、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等主题活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法律意识,为平安校园建设贡献力量。

案例1:

根植爱国主义教育,打造中国心

1.抓好时间节点,上好开学第一课

利用好每年的开学、复学以及重大节假日,通过线上课程、班会、报告会、升旗仪式、国旗下演讲、宣传栏等开展“开学(复学)第一课”,旗帜鲜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传达:

(1)党的领导核心;(2)政府执政的能力;(3)全国人民的大团结;(4)国家强大的综合国力;(5)国内外广泛的爱国热情;(6)不惧危险的群体英雄;(7)一个战无不胜的中华民族;(8)雷厉风行的人民军队;(9)十四亿人的令行禁止;(10)看到了势不可挡的中华复兴

通过开学(复学)第一课,我们很明明确地告诉学生,生活在这样的国度里,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2.爱国爱校爱家,开展感恩教育

革命年代,守护我们的是一群最可爱的人,疫情期间,守护我们的是一群白衣天使。 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年学校各单位都会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怎样感恩”主题教育,开展“做一个承诺,写一封家书,上一次讲台”主题活动。

3.弘扬传统文化,推进和谐校园

开展“一院一月一主题”活动,同步实施“十大节庆”主题教育工程。实施“新年之约”、“清明之思”、“劳动之荣”、“五四之魂”、“端午之忆”、“爱党之情”、“中秋之韵”、“师恩之念”、“爱国之怀”、“重阳之孝”主题教育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4.构建爱国主义文化育人共同体

(1)每学期召开主题团课,推进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在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日,组织广大师生开展公祭、瞻仰纪念碑、祭扫烈士墓等纪念活动;(2)与校园周边红色教育基地共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将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融入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3)依托自然人文景观和重大工程开展教育,组织爱国主义教育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开展助力美丽乡村大型墙绘活动等,引导广大师生投身美丽中国建设。

1.3 打造“三全育人”新模式,提升学生在校体验感

积极推进“思政文化育人一体化平台”建设,落实思政课建设协作机制。统筹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育人资源,积极参加泉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1+1+N”联盟活动,有效推动了思政课建设水平。积极构建主体协同机制,推进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学工部门干部协同育人,实现育人目标的一致性;构建内容协同机制,充分发挥思政课与日常思政教育在教育内容上的互补性,提升育人功能的实效性;构建方法协同机制,通过理论学习辅导、谈心谈话引导、学生考核评价等方法实现育人效果的持续性。

1.3.1 全面推进所有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

(1)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组织思政课教师分专题、成系列地开展集体备课。结合各学科专业知识,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专业课教育教学;(2)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听党话、跟党走”主题系列征文、演讲比赛、校园文化作品展示等活动;(3)邀请泉州市党的二十大宣讲团成员詹碧英教授到校为师生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邀请石狮市市长余志伟到校为师生宣讲党的二十精神暨上一堂思政课,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精神的热潮;(4)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内生动力,要求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下沉一线,校领导带头听课、推动工作,倾听心声、破解难题。

1.3.2 打造、传承特有校园文化

(1)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利用开学第一课、国旗下的演讲等教育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持续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2)弘扬服装、纺织专业优势,依托“闽绣大师工作室”,开展有专业特色和闽绣特色的系列活动,邀请名师、大师入校讲学,推动传统技艺传承;(3)推进校史馆建设,增设“服装、纺织演变史”版块,加强校史、校训、校风、校歌、泉纺精神、办学理念、办学成就等宣传;(4)传承红色文化,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特色课堂,结合“红色+”党建品牌打造行动,深入开展系列专项文体活动;(5)建设好社团文化,深挖一批原创文化精品。

1.3.3 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1)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个人五级心理网络,职能部门预警联动机制,形成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早干预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建立以辅导员和心理委员及主要班委为主体,班主任为辅,全体老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每年开学一个月内,开展心理普查工作,同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危机预警库名单;(3)开展“心理健康素质拓展月”活动,展开心理剧;(4)每两周召开班级心理保健员会议,教会心理保健员进行朋辈心理咨询的技能技巧,并通过心理保健员及时了解各班同学情况。

1.3.4 以学风建设为重点,强化校园日常管理

以学风建设为重点,以宿舍管理为基础,以辅导员队伍建设为保障,将教育、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发挥学生自律会在学生中的自我管理作用。抓好学生晚归管理,每天晚上都进行宿舍查房,对晚归或不归学生进行登记并落实去向。举行文明宿舍评选、宿舍美化大赛,宿舍卫生评比等活动使宿舍精神文明得到很好体现。本学期重点抓学风、教风、考风建设,加强学生上课缺勤管理等,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校风。

1.3.5 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1)探索学生社区“网格化”管理,开展“党团日活动进社区”“管理服务进社区”“文化浸润进社区”“环境保护进社区”等系列活动;(2)加大“开放式”学生社区文化项目支持力度,开展“宿舍文化节”活动;(3)开展爱国卫生和健康中国运动,引导学生积极践行垃圾分类新规定,共同维护学生社区美好环境;(4)建立辅导员园区值班室,为辅导员进宿舍提供有力保障,开拓“宿舍思政”新阵地。

1.3.6 完善精准资助育人

(1)设立学生资助经费专账,保证奖助学金及时发放;(2)学生资助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3)确保学校学生奖助工作公开透明,规范有序;(4)做好扶贫扶志工作。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素养培育力度。

1.3.7 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学院平安

认真落实《福建省学校安全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院长、党委书记为安全第一责任人,与各部门、院部签订安全责任状。领导班子每学期召开两次专题会议对思想动态进行研判,确保意识形态安全。

(1)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做好校大门的出入管理。认真制定学校综治安全目标管理责任计划,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2)开展“校园安全集中整治百日行动”,组织全体辅导员参加医疗救护(心肺复苏术)培训,组织学生开展防震逃生疏散演练,防灾减灾主题活动、防恐防暴演练、消防逃生演练等,进一步提高师生的逃生技能和自救能力;(3)开展反邪教警示活动,提高师生防邪、拒邪的意识;(4)关注网络舆情,重点管好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宣传栏、广播台、显示屏等宣传主阵地,加强宣传思想教育,用正能量影响师生。本年度学院无重大事故发生,基本安全稳定。

1.4 提高就业质量,做好跟踪服务

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就业工作纳入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学院党政工作要点中。制定《关于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列为辅导员专项绩效考核内容,并与评优评先、提拔任用等相挂钩。

(1)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持续做好就业跟踪服务,特别是未就业的同学,一周联系一次,并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针对双困生学院开展了毕业生暖心系列活动,发放网络流量补助金,建立“双困”台帐,做好精准就业;(2)认真落实就业签约“四不准”要求,做好毕业生就业签约服务工作;建立毕业生离校后就业跟踪服务办法;(3)书记、校长带头走访就业合作单位;(4)教育厅对学生毕业后跟踪问卷调查中该校的回收率达到90%;(5)编制、发布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将毕业生创新创业情况及有就业意向尚未就业、升学等内容纳入就业质量报告。

1.5 推进创新创业工作,提升竞争实力

(1)开设《创新创业导论》,出台《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2)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沙龙等活动;(3)举办“泉纺杯”创新创业大赛;(4)举办创新创业讲座20场以上;(5)入驻石狮市台湾青年创业基地;(6)依托共青团石狮市委、石狮市青商会的政策,鼓励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

组织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文化创意大赛等赛事。在学校选拔的基础上,评选出200个项目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泉州市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意作品大赛中经过网评、现场决赛环节,《凤飞九天》作品获三等奖、《童年》、《绒雪》作品获优秀奖;由团省委举办的第十一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该校参赛作品“从土特产到乡村的礼物——闽礼乡”荣获省赛银奖。在福建省教育厅主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中,模拟企业+编制商业计划书2个环节获三等奖;在第十五届全国高职院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智慧“果农”项目获二等奖、“一带一路”——智慧旅游的先行者项目获三等奖。

1.6 校企协同、以赛促学

该校大力推进“校企协同、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校内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各类大赛相结合。利用校企合作关系,结合企业生产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进取心理和学习热情,一改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未知的知识理论及技术技能。通过以“校企协同、以赛促学”为纽带,实现教学与产业接轨,并延伸课程内涵,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教学相长,推动教育健康发展。

表1 以2021年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主要获奖名单为例

序号

学生姓名

获奖时间

获奖名称(内容)

授予部门

1

蔡月燕

2021.09

2020“雪莲杯”羊绒服饰及手编作品创意邀请赛中非服饰类获铜奖

北京时装周组委会、雪莲集团有限公司

2

徐艳萍、朱子墨晗

2021.03

福建省职业院校(高职组)技能大赛服装制版与工艺竞赛 “二等奖”

福建省教育厅

3

庾雨鑫等七人

2021.01

泉州市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意作品大赛作品《风飞九天》获告高职高专类三等奖

泉州市教育局

4

陈米伶

2021.12

第十二届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服装制版与工艺技能大赛 工艺赛项三等奖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

5

卞佳林

2021.12

第十二届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服装制版与工艺技能大赛 设计赛项三等奖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

6

陈米伶、卞佳林

2021.12

福建省职业院校(高职组)技能大赛服装制版与工艺竞赛团体组 “三等奖”

福建省教育厅

7

钟雨杰

2021.12

“石狮杯”全国高校毕业生服装设计大赛 女装组“金奖”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石狮市人民政府


案例2 :

“校企协同、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课程的成果以比赛形式呈现,给学生一方舞台施展才华

在学习初级阶段,把“校企协同、以赛促学”的重点设在学院内,将一些专业基础课程的结课作业与校内专业实践技能比赛相结合,将学生的设计思路用竞赛的形式在舞台上将它呈现出来,通过比赛形式,学生们相互间进行学习、观摩、对比、反思,不断领悟课程中学习中的重点与要点。

2.课程体系与大赛相结合,多角度激发学生创意思维

在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后,把“校企协同、以赛促学”的重点设置在专业核心课程上及《毕业设计》环节中,通过各类服装设计大赛,结合所学课程知识及老师专业指导,巩固校内理论知识,多角度激发学生创意思维,作品一旦入围大赛,他们的作品又可以得到诸多国内外如曾凤飞、武学凯等知名时装设计师的教导与指点,其设计领悟会有较大层次的提高。

3.校企协同挂靠生产实践项目,二元教学使学生了解市场

在与企业对接实践项目的设置上,我们把“校企协同、以赛促学”的重点以体验教育为主。如学校跟厦门伟栊服装有限公司合作,由其研发部门的骨干成员指导学生,根据企业的生产项目要求完成图案绘制设计,珠片配色设计以及款式版型设计三方面实践,让他们学会在遵循市场审美规律的前提下,了解企业生产规格及设计理念,从而掌握婚纱设计的设计方法,通过学校教师和企业设计师的二元教学,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了品牌婚纱设计到制成的全过程,圆满地完成了规定的教学任务。

4.因地制宜利用地域优势教学,积极参与设计大赛观摩与学习

利用地域优势,一年两次带领学生参加四月份的海西国际服装博览会和11月份的厦门国际服装博览会,要求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去展会现场近距离了解企业需求、行业动态和服装市场流行趋势,了解观看和观摩时装周的服装设计大赛如“石狮杯”全国高校毕业生服装设计大赛、中国民族服装设计大赛、华人时装设计大赛等等,使教学实践具有开放性、实效性,为恒常固定的专业课注入了新的创新血液。课程内容针对企业产品、赛事活动进行互动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调研,评价品牌,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2 教育教学质量

2.1 提高专业建设质量,推动教学质量上台阶

2.1.1 专业建设质量

学校始终秉承“特色化办学,规范化管理,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让每位学子成才”的办学理念,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品牌亮校”战略,紧密围绕福建省“六四五”产业新体系、“四大经济”和泉州市“六三五”产业新体系构建升级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调整学校专业结构布局,逐步形成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现代商贸服务业为主体的专业发展格局。将纺织服装专业群做特做优,形成省级品牌,同时重点发展幼儿教育与管理专业群、公共服务与管理专业群、艺术设计专业群、计算机技术专业群、数字经济专业群、医学护理专业群等6个专业群,服务区域主导产业和人才紧缺产业发展,补上区域人才需求短板。

2022年,学校增设了数字媒体技术、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药学等4个专业,分别对接区域内电子信息和数字、健康服务、商贸物流、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和整体办学水平,增强了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表2 2022年新设专业情况表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所属大类

对接区域产业情况

1

数字媒体技术

510204

电子与信息大类

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

2

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

590301

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

健康服务产业

3

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

530704

财经商贸大类

商贸物流产业

4

药学

520301

医药卫生大类

生物医药产业


目前,该校开设有35个专业(方向),涵盖了轻工纺织大类、文化艺术大类、旅游大类、电子与信息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土木建筑大类、财经商贸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交通运输大类、医药卫生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等11个专业大类,专业设置与当地支柱产业发展高度契合。

2.1.2 重点特色专业建设

该校以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化染整技术、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现代纺织技术等重点特色专业为引领,带动所有专业均衡发展。目前,该校共有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1个,省级精品专业1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产教融合专业示范点1个。

表3 重点特色专业(群)建设情况表

省级精品专业

专业名称

负责人

批准年份

服装设计

丁国强

2011

省级示范专业

专业名称

负责人

批准年份

染整技术

王爱琼

2015

省级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

专业群名称

负责人

批准年份

纺织服装技术

吴赞敏

2016

省级产教融合专业示范点

专业名称

负责人

批准年份

染整技术

吴赞敏

2017

教育部骨干专业

专业名称

负责人

批准年份

服装设计与工艺

韩静

2019

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专业群名称

负责人

批准年份

服装设计与工艺

吴赞敏

2021

2.1.3 服装设计与工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在产业人才需求调研和制度建设基础上,按照专业群建设五年规划,全面实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工作。主要完成了以下目标任务:

(1)建立纺织服装产业人才需求数据平台。

(2)对专业群各专业教学标准进行数字化改造,研制专业群共享课程、核心课程和模块化课程的课程标准。

(3)实施“岗课赛证”(详见图1、图2)、“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和“三全”育人方案。

(4)实行模块化教学组织方式,课堂教学运用项目化、案例化、理实一体等教学模式。

(5)梳理校外实训基地,改造升级染整技术实训基地、服装生产性基地、提高实训开出率。

(6)建设数字化教室,对部分课程进行数字化改造,开展混合式教学。

(7)聘请产业导师(详见图3),建立名师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立闽绣非遗传承创新平台(详见图4)。

(8)启动与合作企业建设纺织服装类产业学院。

(9)开展闽台交流活动。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wps.zxehTfwps

图1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架构图

微信图片_20221219092018

图2 人物化妆造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认证考核现场

微信图片_20221219092403

图3 李达轩校长为中国十佳设计师杨子颁发产业导师聘书

微信图片_20221219092823

图4 闽绣非遗传承科普活动

2.1.4 专业建设质量保障

(1)评价体系

严格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落实教学计划,规范教学过程,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改革评价体系,建立由第三方评价、用人单位、学生和家长评价共同构成的多元评价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2)诊改机制

依托教学工作诊断改进数据平台,建立“目标——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创新——改进”的“八步一环”质量螺旋递进的常态化、周期化自我诊改机制,不断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2022年通过了福建省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复核评审,结论为“有效”。

2.2 课程建设质量

紧跟职业教育的新政策、新理论、新方向,大力开展专业调研,及时了解区域主导新兴产业发展的新规划、新趋势、新变化及其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及时更新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校企协同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如,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课程体系,详见图5),按照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对接职业标准、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能力要求,确定专业核心能力,制定课程标准和改革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课时数均占课时总数50%以上。

对于课程的设置,该校及时组织开展专家论证,对课程理论与实践课时的安排进行调整, 对实训课的开设方式、开设学期、实训内容进行规范,并构建专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促进专业的提升。通过加强基础课,扩大公选课数量,培养学生的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口径的知识,在课程体系上保证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5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课程体系架构图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wps.EYUSHmwps

2.3 教学方法改革

坚持“教、学、做”合一,创新教学方法,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广远程协作、实时互动、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模式,推动职业教育“课堂革命”。适应专业教学改革需要,鼓励各专业教师团队对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探索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组织方式。

同时,推进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融合创新,以信息技术优化专业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支撑课堂变革,提升专业课程教学智能化水平。依托网络学习平台和线上教学资源,推行混合式教学模式,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与学新格局,促进网络条件下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

微信图片_20200921162035

图6 《成衣立体造型》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改革

2.4 教材建设质量

(1)坚持正确引领,加强教材工作制度建设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严格落实《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制订了《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十四五”期间教材建设规划》、《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教材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教材建设规划和教材管理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教材工作,促进提高学校教材建设和管理工作水平。

(2)坚持党委领导,加强教材选用编写管理

该校党委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由学校党委全面负责教材工作,成立“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教材工作委员会”。教材工作委员会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教材建设规划和教材管理工作。

教材编写方面,鼓励教师团队、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依据国家、省市、学校教材建设规划,主动对接国家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规范),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就业创业,倡导编写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和融媒体(校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严格执行主编负责制,凡编必审,对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进行全面把关,努力打造精品教材。2022年,学校共编审校本教材6本,实际使用效果较好(详见表4)。

表4 2022年校本教材建设情况表

序号

教材名称

教材类型

面向专业

第一主编

1

旅客运输工作实务

校企共建

/工作手册式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

姚宪臣

2

时装画技法

校企共建

/工作手册式

服装类专业

吴春光

3

素描基础教程(第一册)

校企共建

/工作手册式

服装艺术类专业

吕善旺

4

染整工艺实验指导书

校企共建

/新型活页式

数字化染整技术专业

王桂甲

5

纺织品检测

校企共建

/工作手册式

纺织染整类专业

黄晓茵

6

大学生军事技能训练手册

校企共建

/工作手册式

全体新生

梁 璇


微信图片_20221219165252

图7 2022年编审使用的校本教材

教材选用方面,该校成立“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教材选用委员会”,具体负责教材的选用工作。在选用过程中,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程序选用,有“国规”用“国规”,无“国规”用“省规”,无“省规”用“职教库”(职业院校教材信息库),执行“双审制”,对选用结果进行公示,最后落实教材选用情况“备案制”,切实提高了教材选用使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2.5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2022年,该校新建数字化教室5间和和虚拟仿真实训室1间,提升数字化教学装备配置水平。适应区域内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技术变革发展趋势,以“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加强专业特色教学资源库建设,针对专业教学的需要,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校企共同开发网络课程、融媒体教材、虚拟仿真实训软件等数字化、信息化专业教学资源,提高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水平。目前,已建成了校级网络课程130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0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详见表5),有效地服务了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表5 省级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情况表

序号

课程名称

面向专业

负责人

1

服装结构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

白蛇宝

2

服装材料

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

丁国强

3

染整技术

数字化染整技术

林宝富

4

纺织品检测技术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现代纺织技术、

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

郭建波

5

微观经济学

大数据与会计、市场营销等财经商贸大类专业

黄丽华

6

纺织品染色

数字化染整技术

吴赞敏

7

染整助剂及性能检测

数字化染整技术、纺织品检验与贸易

黄晓茵

8

酒店市场营销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王晓燕

9

成衣立体造型

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

韩 静

10

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

现代纺织技术

刘桃凤


2.6 师资队伍建设

(1)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完善教师队伍管理制度,落实新任教师“先培训后上岗”制度、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建立健全教师与企业人才双向聘用制度,促进专业教师向“双师型”发展。完善“双师型”教师评价制度,强化师德考核,突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绩、实践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评价,形成科学合理绩效考核分配导向和晋升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2)鼓励支持教师个人成长

继续实施“以老带新,一帮一一带一”制度,使老少教师互结对子,使年轻教师参与老教师的科研与教学之中,加快年轻教师成长的速度。定期开展名师示范课、骨干教师公开课、课程思政比赛、信息化教学大赛、教师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等系列教学活动,选派教师参加专业研修,培养专业骨干教师,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测评,不断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

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指导课题申报研究、组织学术沙龙等形式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科研水平。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的课题,使教师的科研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提高教师教科研成果总量和质量。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参加教学比赛,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如,在2022年“南通宏大杯”第十二届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染色小样工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微信图片_20221220094734

图8 王佳敏同学获第十二届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染色小样工技能大赛一等奖

(3)着力推进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扩大现有教师队伍,形成由351人组成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任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师团队协作优势,提高模块化教学水平、课程教材开发能力。加强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养,采取跟岗研修、访学研修、结对学习、联合教研、项目研究、校企交流等灵活多样方式,促进教师创新团队专业发展。注重校企协同建设专业教学创新团队,聘请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兼职任教,建立150名以上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同时设立“产业导师特聘岗”,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名师工作室建设、产学研合作等,从而形成6-7支教学水平与学术造诣高、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任教师与产业导师专兼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力争在纺织服装专业群省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基础上新增1-2个省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2.7 校企双元育人

校企合作,打造命运共同体,按照“多元投入,创新育人机制”,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优化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和教材,制定“师带徒”的系统规范和标准。校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享企业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实践教育有机地结合在学生培养过程之中,努力使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工作岗位无缝对接。

案例3:

纺织服装类专业现代学徒制新型育人模式改革

该案例以服务当地纺织服装第一主导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对接需求、强化实践、培养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产业学院,实施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形成了完善成熟的“2+9+N”教学改革实施路径。

(1)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校企共建“2”个产业学院,构建了“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的载体

纺织服装产业是泉州市第一主导产业,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和技术创新人才。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学校先后与石狮市大帝集团有限公司、石狮市华宝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分别组建大帝集团分院和华宝集团分院。基于产业学院,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组织实施纺织服装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企业培养新一代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

企业作为育人的两个主体之一,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育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线上(精品开放课程)线下(教材、讲义、实训指导书)教学支撑资源建设、技能培训鉴定等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工作。

(2)强化技能实践教学,自主研制现代学徒制“9”个“1”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路径,构建了成熟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实施教学改革过程中,有效探索了“校企高度融合,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制定并全面执行了现代学徒制新型育人模式改革“9个1”工作方案,即签订1份“校企生”三方协议书,落实1套保障体系,建立1个人才培养机制,制订1个人才培养方案(一企一策),建立1个教育教学运行管理机制,建立1套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了1套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成1支专兼职教学团队,抓好1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经教育教学实践,现代学徒制工作方案不断得到检验优化,从而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可复制、可推广。

(3)系统培养专业能力,扎实推进赛教融通,组织学生参加“N”项专业技能比赛,构建“四级”竞赛体系

该校学校以促进学生“立德精艺、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构建了“院(二级院部)、校、省、国”四级竞赛体系,技能竞赛业已成为学校教学之魂、实力之根、魅力之源。

通过举办一年一度的校、院技能文化节和省、国赛遴选展示赛,纺织服装类专业学生近二分之一学生参加活动,实现技能大赛成果的普惠和转化。不断完善大赛激励机制,将技能大赛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学分认定与替换等制度文件。同时,以技能大赛为抓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赛教融通,对标大赛知识技能要求,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推动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智慧课堂在全校全面推广应用。

总之,学校提出了一个适应当地纺织服装第一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探索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实施路径,设计、开发了包括教材、实验指导书、线上精品开放课程等一系列教育教学资源。教学改革实践证明,纺织服装类专业现代学徒制新型育人模式成效明显。

3 国际合作质量

3.1 学院对外合作办学情况

该校重视拓展境外合作办学,之前有和一些国家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或签订合作协议,但因为学生对境外学院了解不够,自身英语水平受限,境外合作项目学费一般较高,外籍教师上课协调难等问题,这些项目都没有实际招生。鉴于目前的发展状况,该校今年的主要精力放在学院自身发展建设上,下一步该校将成立专业部门对接教育外事工作。

3.2 今后主要计划

(1)对于境外合作项目,该校也是处在摸索的阶段,将采取慎重态度引进对口合作项目,建立协调机制,增加宣传力度,转变师生观念,引导设计专业学生或设计师接受国外多元化教育。

(2)根据《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对外开放交流合作规划(2019-2022)》,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促进与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2022年,该校携手新希望教育集团,重点在泰国遴选若干所与该校办学理念相近、专业相关的知名大学,探索建立鲁班工坊,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战略合作,目前该项目还在探索推进中。

(3)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通过“3+2”专升本对接,“2+1”联合培养等模式,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创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境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教学点,为我国到相关地区创业就业人员及沿线国家地区提供教育服务。

(4)师资建设工程。着力引进台湾及外国专家、专家团队来校任教。同时,积极选派青年骨干教师、中层行政管理人员到合作院校培训、交流、学习,加快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5)国际化教学建设工程。与国外知名高校共同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改造传统专业,开发新专业。同时,围绕专业建设,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基于新技术的在线教育模式,积极引进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设短期课程、讲座、论坛等。

(6)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学生联合培养、合作办学、学术会议、项目合作、引智工作、因公出国出境等方面的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规范外事工作程序,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和支撑能力。

4 服务贡献质量

4.1 科研项目情况

该校不断提高教师素质,积极鼓励教师投身产学研工作。先后出台《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泉纺院综〔2022〕28号)、《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试行)》(泉纺院综〔2022〕29号)等政策;积极鼓励教师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与技术创新,颁布鼓励政策,《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泉纺院综〔2022〕27号),搭建校企、校校合作创新平台,为科技创新注入活力,打造该校科技协同创新高地。

本年度该校完成泉州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任务1项,省级科研课题立结项4项,获得科研项目经费3万元;校企合作科研课题3项,技术专利2项,获得技术服务经费3万元。

4.2 服务地方社区

(1)设立泉州纺织服装产业工人培训基地和企业职工技术培训中心,每年平均培训服装缝制、制版、裁剪等工种千余人次,提高了职工的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

(2)纺织服装类专业每年为社会输送全日制“四新”类人才200名以上,专业对口率85%以上;输送“二元制”毕业生200多名,为当地纺织服装业发展培育了人才。

(3)该校是泉州市纺织服装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泉州纺织服装职业院校联盟理事长单位,福建省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通过开展各类活动促进教育链、产业链和人才链的融合。该校专业教师多次承担石狮本地企业职工服装技能大赛的裁判评审工作,先后在石狮市总工会主办的石狮市夹克衫缝制技能大赛中担任评审工作任裁判长、石狮市总工会主办的服装缝制技能大赛中担任评审工作任裁判长。

(4)参与服装产业活动。该校先后组织参加了第23届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及第2届中国校园服饰国际博览会、第二十四届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暨2021中国裤装产业品牌博览会、第八届中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博览会暨第二届RCEP青年侨商创新创业峰会、2022石狮市国际时装周活动,并为大会提供志愿者服务。

4.3 具有本校特色的服务

该校建立了完善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从组织领导、体制机制建设、经费支持到交流合作等全方位保障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成立了“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闽绣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教学名师工作室”。在科技发明、创新成果转化对企业生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在授艺带徒方面,在服务学生、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5 政策落实质量

5.1 加强内涵特色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该校依据国务院、福建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立足实际,以省级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省级精品专业、示范专业和产教融合专业示范点为基础,依托福建省纺织服装产业优势和海西社会经济建设急需人才的紧缺专业资源优势,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特色发展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5.1.1 探索与实践“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施校企合作新课程教学模式,引进企业机制,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建设

创建适应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加强教学硬件建设,创建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情境;创建专业教学资源库,涵盖电子课件、电子教案、视频教程、学习任务方案、习题库、练习操作平台等;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学队伍。

5.1.2 坚持特色发展,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区域产业升级急需的纺织服装类及相关专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通过工学交替的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加强福建省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纺织服装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足够的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

5.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

围绕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该校持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及“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各项工作,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

5.2.1 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项目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和要求,探索“校企高度融合,协同育人”的订单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创新模式。通过“以师带徒”模式进行顶岗实习,以技能培养为主,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5.2.2 “二元制” 改革试点项目

该校全面贯彻《福建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关于实施“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通知》(闽职成〔2016〕10号)。立足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需求,严格落实文件精神,践行“七个二元”,确保“二元制”改革试点工作不走样,不偏离,全面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5.2.3 提升科技研发水平,搭建平台,服务社会

该校联合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纺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验(泉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石狮市三益织造染整有限公司、石狮市面料馆等科研机构及纺织服装行业企业,组建了“纺织服装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拆除不利于共享优化配置各类资源的藩蓠,建立领军人才主导、固定和流动人员结合的研发团队,构建有利于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新型运行机制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以行业企业发展为导向,致力于解决纺织服装材料应用技术的重大问题。

通过工程中心的建设,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大力开展技术服务和咨询培训,合理安排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提供咨询和培训,并通过科研项目立项研究,为纺织服装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设计方案,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难题,从而推动和促进纺织服装行业应用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

构建产业成果转化平台,以中心自身的科研成果为主,引进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为辅,推动中心走市场化道路,促进成果产业化,以此推动“校校”、“校企”和“校校企”等多种合作模式的开展,努力使工程中心发展成为我省纺织服装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省纺织服装产业提供重要的研发推广支撑。

5.3 学校治理

5.3.1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1)引进优秀青年教师、企业技术骨干和高级职称人才,扩大师资队伍,优化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质量。

(2)修订教师职称评聘方案,多渠道提高教师的职称和待遇。

(3)加大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组织教师五十余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如闽台师资联合培训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班、高等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培训、下企业顶岗实训等,从而促进了广大教师教学能力、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4)出台相关管理办法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教学技能、专业技能比赛,提升职业教育教学成果。

(5)组建由骨干教师、企业优秀技术能手及国内知名纺织服装高校专家、教授组成的优质教学团队。建立健全导师(教师)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形成校行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由合作企业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承担教学任务。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通过企业人员到校授课、学校教师到企业带实习,校企双方教学人员相互了解,相互融合。

5.3.2 提升学院内涵建设

(1)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控机制,及时调整专业布局。及时收集地方和行业主管部门发布的人才需求信息,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设置,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扩大正面清单专业,逐步减少负面清单专业。

(2)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继续深化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工作。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实现企业和专业的对接,校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行“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将学校的教学活动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灵活调整教学周期,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3)实施课程项目化,改革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按照“有利于学生培养,有利于教师成长,有利于学院发展”的原则开发课程项目,推动课程项目化,实现岗位与课程的对接。

(4)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与信息化手段应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建设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包括专业介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环境、网络课程、培训项目,以及测评系统等内容,满足专业建设共性需求。

(5)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一方面,在强化现有重点特色专业的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逐步更新已有实训基地的教学仪器设备,努力打造一批专业群示范性实训基地或公共实训基地,一方面,根据新增专业的建设需要,配足、配强相应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核心岗位技能实践教学要达到1学生1工位的标准,以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6)深化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每个专业都有2家以上在地方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合作企业。在培养方案和课程开发、企业专门人才和能工巧匠上课堂、教师下企业服务或锻炼、企业人员技能再培训或学历再提升、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安排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5.3.3 找准定位,推动学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根据国家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并利用已有专业的优势,通过校企结合,形成学院专业特色。

在学院总体规划基础上,分年度逐步推进,力争至2025年,招生专业数稳定在35个左右,在校生稳定在10000人左右。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加大投入,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在特色专业做大做强的前提下,重点建设护理、信息安全与管理、民航安全技术管理、早期教育、美术教育、表演艺术等新设专业。努力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整体水平,增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5.4 经费投入及质量保障机制

(1)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

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强化对专业建设的宏观指导,制订详细的专业建设规划、实施计划和具体目标。

(2)加强对专业建设的投入

加大对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专业教学改革经费投入等。

(3)加快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和选拔

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双师结构的角度入手,结合专业建设需要,招聘、引进优秀人才,充实专任教师队伍,所有青年教师必需到企业轮训半年以上,努力形成一支专兼合一、校企合一、素质精良、结构优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4)逐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

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建立起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各专业建设情况开展检查诊断工作,重点考察拟申报的新专业是否符合国家专业设置条件,已有的专业是否符合建设标准。结合专业评估的结果,对于改革力度大、综合水平高、社会声誉好的专业给予政策和资金倾斜,对于教学内容陈旧、办学条件有限、改革成效不佳的专业,限期整改,直至限招停办。

(5)完善校内实训条件建设

借鉴服装设计专业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经验,重点建设专业群实训基地。引进技术领先、专业对口、热心职业教育的大型知名企业,采取多种经营形式,实现基地与院(部)一体化、专业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训一体化,使之成为省级专业群示范性实训基地。

以染整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电子商务、酒店管理等重点专业为核心,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建设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以现有的服装设计与工艺“蔡美月大师工作室”、服装与服饰设计“王渊大师工作室”、纺织染整“吴赞敏教授工作室”、酒店管理“胡海荣大师工作室”为载体,校企深度合作,师生全程参与,建成有亮点的实训基地。

学院每年实训设备持续投入,力争在2023年建成2-3个省级专业群示范性实训基地。

(6)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深化校企合作,利用校外实训资源,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力争2023年新增6-10个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

同时,建设以实训基地为依托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产品检测中心,重点建设与中纺联检测中心泉州公司合作的纺织材料检测实训室,利用中纺联资源优势,争取建成省内高职院校一流的检测中心。

(7)进一步引进名师名室名企入校园

进一步加强名企与专业的联系,加强名室与实训基地的联系,加强名师与学生的联系,继续引进一批省内外国内外有影响力、技术领先、热心职业教育的名师名室名企入驻校园,向师生亲授技艺、培训教师、指导专业建设,在培养传承人的同时制作产品,使工作室成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场所。

(8)资金保障

该校在争取省市两级政府的支持下,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学院的基础设施、设备、教学、师资、实训基地等方面建设,资金向重点建设项目倾斜,主动争取国家、省、市的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并确保专项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加大与行业企业合作,吸引企业投资,联合开发,共同建设,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筹资模式,实现重点项目建设投入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6 面临挑战

6.1 挑战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急需扩建新的校舍和学生宿舍。

(2)招生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办学经费来源紧张,从而影响各方面办学投入。

(3)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教育教学激励机制还不够合理,工资福利水平对人才引进吸引力不够。

(4)实验实训设备等配备需进一步加强。

(5)校园环境等需进一步改善。

(6)福建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需要持续推动,其他专业建设要向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看齐。

(7)学校发展、教师发展、个人发展还未形成合力。

(8)专业基础薄弱,优势专业不够优秀,行业认可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6.2 展望

(1)以政策为助力,促进发展。国家对高职教育发展有许多政策,希望借这些利好政策的东风,能改善该校的生源状况。招生改善了,各方面的办学投入也会随之跟上,学院将会发展的更好,能更好地为地方产业发展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为地方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

(2)以改革为动力,推动发展。自福建省出台“二元制”福建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方案,已经逐步得到学校、社会、企业、员工的认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该校的生源渠道,实现多元化办学,改善招生状况

(3)以队伍建设为根本,提升内涵。引进各专业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完善职称评聘规则,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竞赛、比武等,以此带动整体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7 结语

该校将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使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高职办学水平,推进多方面教育体系的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再做贡献。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

2022年12月23

 



联系电话:0595-86018686

邮箱:qzfzfzxy@163.com

网址:https://www.qzfzfz.com

地址:福建省石狮市学府路1358号(市区)